大學生法律課堂:智慧財產權之全能表現與取得要件

  • 活動類型:微學分
  • 報名期限:2023/11/03 ~ 2023/11/29
  • 活動日期:2023/12/06 15:20 ~ 2023/12/06 17:10
  • 活動地點:T20212

 

  • 承辦單位:通識中心
  • 抵認課程:通識微學分C群
  • 授課教師:邱才銘
  • 學分數:0.1
  • 名額限制:10
  • 報名人數:5 , 已核准人數:5
  • 可否現場報名:
  • 課程選課規則:先到先選

 活動內容

(1) 課程單元目標及特色描述:
知識經濟時代,智慧財產權已然成為創造財富的最主要工具。與不動產、動產等傳統有形資產相較,智慧財產權是一種無實體形式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。這種人類心智創作的無形資產,幾乎存在於生活中的每個領域,因此,一不小心即可能侵害到創作人的權利。
1.認知面:使同學了解智慧財產權,尤其是著作權的重要性,將著重介紹著作權之基本概念及我國相關的法律規範。
2.技能面:透過律師豐富的經驗分享,使同學們能了解著作權法於日常生活中之運用,並能避免誤觸法律。
3.情意面:透過時事、生活等案例,期使同學能更瞭解如何維護自身權益。

(2) 執行策略:
1.講述智慧財產權及著作權基本概念,及著作權法相關規範。
2.透過社會時事案例分析、講解及討論,強化學生對著作權法於日常生活中運用的理解。

(3) 單元課程計畫進度規劃:
1.智慧財產權及著作權基本概念,及著作權法相關規範講述1小時。
2.社會時事案例分析、講解及討論1小時。

※修習「品格實踐力」(課程代號:AGE005)課程之學生,不得重複採計本微學分單元學分。


 評量方式

(4) 預期實作成果(成績考核準則):
出席率70%、學習單30%

※修習「品格實踐力」(課程代號:AGE005)課程之學生,不得重複採計本微學分單元學分。


 注意事項

【學分抵認注意事項】

依據本校《微學分課程作業要點》、本中心《微學分課程作業要點》辦理。

1.微學分課程學分於每學期第17週抵認,系統自動結算取得學分之學生名單,並於抵認當學期之成績單登錄為「通過」,承認其學分數,不計入當學期及畢業學業平均成績。因非屬一般課程,學生系統之學期成績及郵寄之成績通知單無法顯示,將直接匯入歷年成績系統。

2.適用106學年度(含)以後之課程配當者,行動學堂、「通識微學分A群」、「通識微學分B群」、「通識微學分C群」,任修滿2學分,可抵認任一領域之一般通識課程2學分,其他三個領域請選一般通識課程修習,意即通識微學分課程僅採計2學分。

3.通識微學分A群/B群/C群:學生可任意選修,惟各群之課程單元學分數僅採計1學分,且不得跨群累加,相同課名只採記一次學分。累積之微學分單元可跨學期累計,但不得跨學籍累計(先修課程不在此限),並須於畢業或退學離校前提出抵認申請,惟轉系得予以保留。
※範例:A群0.4+B群0.6,無法獲得通識微學分,需於各群各修滿1學分。

4.跨領域微學分:學生自由修習各學院(含博雅教育學部通識中心)開設之單元,累計滿20小時可獲得1學分,並於大四下學期第12週抵認,登錄課名為跨領域微學分Ⅰ、跨領域微學分Ⅱ、跨領域微學分Ⅲ(各1學分)。
※範例1:通識微學分A群0.4+通識微學分B群0.6=跨領域微學分Ⅰ,此列為本系選修學分,非通識學分。
※範例2:通識微學分C群0.4+人文社會微學分0.6=跨領域微學分Ⅰ,此列為本系選修學分,非通識學分。

5.學生必須秉持自主學習的精神選課,自行判斷所選課程與微學分課程是否衝堂。進行學分登錄時,若被發現該時段有衝堂情況,則該時段微學分將不予承認。

6.因每學期開課單元數量有限,且單元有可能因選課人數不足或其他因素而停開,故請同學及早規劃修課,無法因同學於學期間提出因畢業需求而開課。



將本活動提醒加至Google日曆